2009年《爱情公寓》横空出世,即使当时有人指责它抄袭,但在2009年国产喜剧情景剧普遍匮乏的情况下,《爱情公寓》依旧大获好评。
但无奈的是,靠抄袭根本无法永久地维持热度,但几年后的《爱情公寓》显然没明白这个道理,导致后来热度与口碑的锐减。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童年开始看的,童年时期我们谁也没发现,原来爱情公寓喜剧的表层下有多残酷的现实悲剧——其实现实中,根本没有“爱情公寓”。
这里的“爱情公寓”不只是一个建筑,而是一个代表“人物”、“社会阶层”等的符号。
如果你细思里面的角色的职业,你会发现《爱情公寓》简直是包含了各层阶级的人物在内。

1. 林宛瑜
为逃避家族而躲进爱情公寓,家族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后来随随便便说要去米兰留学,一个有艺术天赋、家族有钱有权有势的千金小姐。
这种玛丽苏的人设,可谓可望不可及。
这已经是上层富豪阶层了。

2. 胡一菲
公寓里的上海某985高校的女博士、女教授,教授政治经济学,后来转教授经济学。
在名牌大学一般普通的教授,属于四级教授,一年可能收入二三十万,又或者十几万,而且教授一般有五险一金,社会保障和待遇都不错。而且后来当上经济学教授后,可能会有带研究生或者科研,这些都会有奖励。
妥妥地进入中产阶级高阶知识分子阶层。

3. 陆展博
胡一菲的弟弟,麻省理工学院海归高材生,在IT公司当高级工程师,月薪几万不成问题。而且像陆展博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在IT公司的发展前景很大,去做科研,解决了35岁就失业的烦恼。
跟胡一菲一样是中产阶级高阶知识分子阶层。

4. 秦羽墨
高级美容顾问,高级白领,属于化妆品公司的高管。
她有一个富豪未婚夫,而且在上海有自己的别墅和豪车,搬进爱情公寓只是为了逃避未婚夫理查德。
妥妥的小富婆,也步入中产阶级行列了。

5. 曾小贤
上海知名高校的硕士生,有国家编制的电台主持人工作。
在国家单位工作的社会待遇和社会福利肯定不差,而且还有五险一金的保障。
已经是踏进中产阶级行列了,但比起胡一菲和陆展博,那肯定收入是稍微低一点的。

6. 张伟
爱情公寓最被严重低估的一个人,通过了司考,有上海车牌,在第二季第七集的时候,还出钱发起了几次慈善晚会,还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另外,张伟的学历一定不低,第四季一菲送小贤礼物,买了个钥匙包上面有句德语被张伟认出来了,张伟说是因为大学时的德国留学生才认识这句话的。德国的法学可以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放着自己国家的法学不学跑到中国留学,那中国这所高校一定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在第五部的时候,为国民明星项尚做了调节,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可以说,在现实中,张伟其实属于中产阶级里实现财富自由的那群人。

7. 关谷神奇
日本进口的漫画家,在日本的家境殷实。
在第一部的时候说了,关谷神奇刚到中国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四万块钱(09年的4万),所以被吕子乔和陈美嘉骗进爱情公寓合租。
不过关谷神奇稿费不稳定,而且后来遭遇画社倒闭,去兼职当美术老师,收入也不错,预计一个月两万到四万之间。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关谷神奇的生活也还算过得滋润的。

8. 唐悠悠
一个十八线小演员,没有固定收入,但也能跟大组演个龙套,这种收入也还不错的。
虽说还没能步入中产行列,但至少能实现财富自由,可以过一个小资生活。

9. 吕子乔
低学历,无固定收入人员,妥妥的下层。
但是吕子乔有一个很广泛的人际网,而且还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在第一季里就已经尝试过很多种工作了,推销大力丸、参与科研项目、经纪公司男演员…而且吕子乔还经常能找到诸如小黑这样的高质量朋友,在胡一菲的“追悼会”上也能证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地强。
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那种只会享乐,花完就赚,赚完就花的自由职业人。

10. 陈美嘉
低学历,只能做无技术含量劳动、一个月四五千薪资的服务业劳动者。
虽有固定收入,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其实比不上前几位拿稳定收入的中产阶级者。

这里虽只挑选了几个主要人物做解析,但其实很明显看到了一个简易化的社会结构。
像林宛瑜这样的上层富豪阶层住进公寓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已有的资源财富的束缚,有一种“体验生活”的意味在里面,但是这一群人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她知道人生中不只有爱情,与陆展博这种中产阶级的世界观不一样,林宛瑜想要去看看这个世界,而陆展博只想安于中产阶级家庭,现实中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从而等到林宛瑜离开时,可以随意地、轻松地做出去米兰留学的决定,而不用考虑金钱问题、未来收入、情感分离等问题。

而中产的高阶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就如胡一菲、陆展博一样的角色,他们的家庭一般也是属于中产阶级里财富自由的家庭,这种家庭注重教育,所以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胡一菲、陆展博的孩子也会拥有高学历,并且未来也会有一个收入稳定、社会福利好的工作。
而像张伟一样,家境一般(不过剧中张伟是孤儿),这一类的人在现今社会上居多。这一类的人几乎是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出来,通过读书和考试跨越阶层。
实际上,张伟是剧中塑造得最符合理想又现实的现代人的角色,一个看似倒霉,但永远积极向上,对朋友大方且仗义,又有些来自于童年或青年时期对金钱的缺失而导致的抠搜。

但后来像陈美嘉、吕子乔那样的低收入角色,他们的低收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学历,他们跟家里殷实所以低学历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人不一样,他们的家境不算太好,父母也许也是如他们一样是属于低学历、低收入的群体,他们所获得的社会福利和社会资源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外几乎为零。

而秦羽墨代表的则是有工作且会生活的青年女性,她喜欢逛街、有物质上的享受同时也有精神上的享受。
唐悠悠则是在社会中朝着梦想努力奋斗的小透明,对待演艺事业她也是积极向上的,并且她的收入还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这一角色也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上绝大多数普通青年的缩影。

但现实是,这样的不同的社会阶层会由于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不一样的价值观。
比如像胡一菲和陆展博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会不理解低学历低收入的吕子乔和陈美嘉这种得过且过、没有存款的生活。

而现实中,来自上层富豪的富家女,也不会跟中产阶级的IT工程师谈恋爱,因为从事事满足的富裕生活中脱离到中产阶级生活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比如买一个LV的包包就已经要花掉陆展博一个月的工资了。
而价值观的不同就会产生分歧,很难会在一起合租,就算能够合租,也无法产生这样的友情。
现实中,会合租的组合也许会是胡一菲、陆展博、曾小贤、秦羽墨,她们能够住在一个上海还不错的四室二厅公寓。而关谷神奇、唐悠悠和张伟也是一个组合,他们会选择一个三室一厅的普通公寓。而吕子乔和陈美嘉,就只能是普通的出租屋了。

但《爱情公寓》之所以在从前会有如此庞大的受众,很大程度上是他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对等从而造梦出一个“世外桃源”的结果。
毕竟一群二十多岁的帅哥美女、不用担心经济问题,不用担心未来的问题,住在一个安全且稳定的社会中、一个整洁又漂亮的大房子里,不用担心父母催婚,没有照顾老人的问题,没事就到楼下的酒吧喝酒聊天,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就在隔壁,这不就是年轻人想象中最完美的生活吗?

田汉说,电影是人类用机械造的梦。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影视的造梦效果越来越显著,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会通过一些“造梦”去满足现代承担着诸多压力的年轻人,或是对成人世界一无所知又心之所往的青少年。
但是关掉电视,我们还是要投入无尽的压力中,等撑不住了再继续打开电视剧进行“精神麻痹”就好了。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版权所有:上海企升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23001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