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博览会开幕
还有
展会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展会知识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_空军航空大学
时间:2022-01-03 

1969年7月20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人类揭开了月亮的神秘面纱。从此,嫦娥、玉兔、吴刚、桂树、广寒宫都留在了远古神话里,“月球”落入了现实的书本中。而每年的7月20日,则成为——“人类月球日”。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自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以来,“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多个探测器寻梦太空,随着2020年嫦娥五号将月球的土特产“月壤”成功带回“家”,中国探月工程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而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西安交通大学师生校友的身影从未缺席。

中国的探月之路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首次实现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全月图。实现我国探月工程第一步战略目标。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作为二期工程先导任务发射成功,为嫦娥三号详勘了落月区域,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获得了世界上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拓展任务实现飞赴日地L2点开展探测,与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交会。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踏上奔月之旅。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表面,随后,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完成互拍并将图像传回地面。实现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从地球出发,成功绕月后,11月1日,返回器以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地球大气层,安全精确着陆,为嫦娥五号任务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任务的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发射成功。“鹊桥”稳定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轨道,解决了月球背面与地球的通讯问题。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地球启程,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圆满成功。

探月路上的交大力量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罗沛霖

1958年,两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罗沛霖提出了“门波积累”的思想并用于试验雷达中,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成功地观测到了月球的回波的国家。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苗建印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级工程博士苗建印的博士论文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重大科技专项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工程任务,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李大伟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室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励志书院2009届校友李大伟先后参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火星探测等有关任务,担任主管设计师、总体主任设计师等职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多次立功受奖。

他参与创造和亲身经历了中国第一次登陆月球、第一个空间实验室运行、第一次从月球轨道返回地面、第一次月球背面巡视、第一次发射货运飞船、第一次控制探测器飞出太阳系、第一次建立空间站、第一次登陆火星。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嫦五”升天

2020年11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作为目前全球最大吨位无人深空探测飞船,“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航天探月史上的多个“首次”。而“嫦娥五号”直接影响自主采样任务成败的表取采样视觉信息处理系统,正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郑南宁院士指导下的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空间视觉团队完成,项目负责人是王飞教授。

小贴士:

空间视觉团队是一支由青年教授、视觉信息处理领域专家和具有丰富航天产品研制经验的中青年工程师组成的集科研能力、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一体的专业化团队。该团队成立于2007年,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和磨练,已经成长为一支既有能力、也有经验,既有技术、也有作风,能打硬仗、勇于奉献的综合型团队。该团队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机器人等多个领域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空间视觉团队

西安工程学院航天展

在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首次透露,我国正在进一步拓展探月工程项目,预计在2030年将正式建立无人月球科研站,这项任务将由“嫦娥”系列的6-8号来完成,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以及航天技术领域将实现再次超越和领跑。目前,西安交大已开始承担“嫦娥六号”的相关研制任务,在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中,交大人将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官微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版权所有:上海企升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23001号-9